椰殼活性炭是具有發達孔隙結構、有很大比表面積和吸附能力的炭。每克活性炭的總表面積可達1500平方米以上?;钚蕴康姆N類很多,按原料不同可分為植物原料炭、煤質炭、石油質炭、骨炭、血炭等等;按制造方法可分為氣體活化法炭、即物理活化法炭;化學活化法炭,即化學藥品活化法炭;化學——物理法活性炭;按外觀形狀可分為粉狀活性炭、不定型顆?;钚蕴?、定型顆?;钚蕴?、球形炭、纖維狀炭、織物狀炭等。 椰殼活性炭按用途可分為氣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糖用炭、工業炭、催化劑和催化劑載體炭等?;钚蕴烤哂形叫阅?、催化性能,它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劑,具有物理和化學上的穩定性。除了高溫下同氧接觸、同臭氧、氯、重鉻酸鹽等強氧化劑反應外,在實際使用條件下都極為穩定。由于活性炭作為吸附劑的優異特性,所以活性炭的用途非常廣泛。 椰殼活性炭的作用有哪些1、氣相吸附中常使用椰殼顆?;钚蕴?,通常是讓氣流通過活性炭層進行吸附。根據吸附裝置中活性炭層所處狀態的不同,吸附層有固定層、移動層和流動層幾種。但是,在電冰箱和汽車內的脫臭器之類小型吸附器中,依靠氣體的對流和擴散進行吸附。除了顆?;钚蕴恳酝?,活性炭纖維和活性炭成型物也正在氣相吸附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2、儀器室、空調室、地下室及海底設施中的空氣,由于外界污染或者受密閉環境中人群活動的影響,常含有體臭、吸煙臭、烹飪臭、油、有機及無機硫化物、腐蝕性成分等,造成精密儀表腐蝕或影響人體健康??捎没钚蕴窟M行凈化,除去雜質成分。3、 椰殼活性炭可用于化工廠、皮革廠、造漆廠以及使用各種有機溶劑的工程排出的氣體中,含有各種有機溶劑、無機及有機硫化物、烴類、氯氣、油、汞及其他對環境有害的成分,可以用活性炭進行吸附以后再排放。原子能設施中排出的氣體中,含有放射性的氪、氙、碘等物質,必須用活性炭將它們吸附干凈以后再行排放。煤、重油燃燒生成的煙氣中,含有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它們是污染大氣、形成酸雨的有害成分,也可以用活性炭將它們吸附除去。4、椰殼活性炭用于精制氣體的用例還很多,例如防毒面具、香煙過濾嘴、冰箱除臭器、汽車尾氣處理裝置等,都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將氣體中有毒成分、對人體不利的成分或有臭味的成分除去。5、脫硫醇活性炭:用作煉油廠催化裝置汽油脫硫醇(脫臭)催化劑的載體。6、維尼綸觸媒活性炭:用于化工行業作為催化劑的載體,如作為醋酸乙烯觸媒載體等。7、味精精制活性炭:用于味精生產過程中母液的脫色精制,也可用于精細化工產品的脫色精制。8、香煙過濾嘴專用活性炭:用于卷煙行業香煙過濾嘴中,祛除香煙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質。9、檸檬酸專用活性炭:用于檸檬酸、氨基酸、胱氨酸等各種酸的脫色、精制、去味。10、直接飲用水處理專用活性炭:活性炭用于家庭直接飲用水、自來水廠水處理、桶裝水生產的深度水凈化。椰殼活性炭的使用注意事項1、椰殼活性炭在運輸過程中,防止與堅硬物質混狀,不可踩、踏,以防炭粒破碎,影響質量。2、儲存應儲存于多孔型吸附劑,所以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都要絕對防止水浸,因水浸后,大量水充滿活性空隙,使其失去作用。3、椰殼活性炭防止焦油類物質在使用過程中,應禁止焦油類物質帶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空隙,使其失去吸附作用。有效去除焦設備凈化氣體。4、防火活性炭在儲存或運輸時,防止與火源直接接觸,以防著火、活性炭再生時避免進氧并再生徹底,再生后必須用蒸汽冷卻降至80℃以下,否則溫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更多]
反滲透系統一旦運行,應盡量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每一次系統的啟動和停止都涉及流量與壓力的變化,對膜元件產生機械應力。因此,必要時盡量降低系統的啟動停止頻率,正常的啟動和停止也應該平穩進行。那么當反滲透水處理設備需要正常停止使用一段時間后,應該如何保養維護呢?停運時間長短不同,維護保養得措施也不一樣。 一、系統正常停機步驟 打開產水排放閥,打開高壓泵旁通控制閥,降低系統的進水流量,同時緩慢打開濃水控制閥,降低壓力至30?40psi左右,關閉相應的加藥裝置,維持此低壓沖洗直到濃水電導與進水電導一致,低壓沖洗5?10min后,系統停機。二、停運0-2天 短期停運可按照正常停機程序進行,但必須進行低壓沖洗,并且為了防止細菌滋生,需要每隔24小時沖洗一次。三、停運2-25天 1. 停機后保證壓力容器內充滿R0生產的純水,并關閉所有的進水、濃水閥門和產水閥門,防止膜元件干燥和微生物的滋生; 2. 當溫度大于20℃時,每12小時便需要重復沖洗一次;當溫度小于20℃時,每24小時重復沖洗一次; 3. 對于地表水或存在高微生物污染的水源,須用R0產水配制的含有1.0%亞硫酸氫鈉的溶液沖洗反滲透系統,如果同時用這種溶液浸泡膜元件,效果更好,重復沖洗周期也將相應延長; 4. 系統停機期間,溫度保持在5℃?45℃之間,低溫有利于膜元件的保存,但同時應防止系統結冰凍結。四、長期停運25天以上 1. 參照正常停機程序進行,并用產品水低壓沖洗系統,同時進行一次化學清洗及殺菌處理,清洗完后用R0產水低壓沖洗系統,直到濃水電導與進水電導一致; 2. 用反滲透產純水配制含有1.0%的亞硫酸氫鈉保護液,依靠化學清洗系統循環沖洗膜元件,排除壓力容器中的空氣,將膜元件完全浸泡在保護液中,防止膜元件干燥,關閉所有的進水閥門、濃水閥門和產水閥門,防止空氣進入使保護液失效; 3. 每周檢査保護液的pH值,當pH小于3時,需及時更換保護液; 4. 系統停機期間,溫度保持在5°C?45°C之間,低溫有利于膜元件的保存,但同時應防止系統結冰凍結。[更多]
反滲透設備管路材質選擇,要考慮內部和外部的問題,內部就是水質對管路的腐蝕,外部就是運行環境。反滲透設備運行環境決定管路外部腐蝕情況,如果運行環境較好,一般采用表面涂層(如上油漆或者鍍鋅等)即可。水質對管路的腐蝕要考慮余氯、化學品、PH值、溫度等。不銹鋼管路 不銹鋼的基本優點是對一般腐蝕都有很好的耐性,不銹鋼很少產生電流腐蝕和應力腐蝕破壞,但不銹鋼卻容易發生點蝕和縫隙腐蝕,點蝕代表金屬受到局部侵蝕,在其表面上造成凹陷孔洞,如果氧化鉻鈍化層被破壞,氯離子就會攻擊裸露的金屬形成點蝕??p隙腐蝕與小孔、墊片表面、沉積物周圍以及螺絲下的裂縫等處的一小撮靜止水所導致的點蝕有關。為避免發生膜系統高壓管路的點蝕及縫隙腐蝕,建議如下:一般水源,可以選用304不銹鋼;1、原水含鹽量在2-5000PPM時,建議選用含碳量小于0.08%的316不銹鋼;2、原水含鹽量在5-7000PPM時,建議選用含碳量小于0.03%的316L不銹鋼;3、原水含鹽量在7-30000PPM時,建議選用含鉬量為4%-5%的904L不銹鋼。 316不銹鋼是繼304之后,第二個得到廣泛應用的鋼種,主要用于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添加鉬元素使其獲得一種抗腐蝕的特殊結構。由于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蝕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鋼”來使用。SS316則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裝置。UPVC管路UPVC管特性如下:1、耐腐蝕性強:與一般鑄鐵管、鍍鋅管相比,PVC管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能,能耐強酸、強堿,不會生銹結垢。使用時不必擔心“出紅水”現象。2、流體阻力?。篜VC管內壁十分光滑。其表面粗糙系數僅為0.009,流體阻力很小,不會過份降低水壓。3、機械強度高:給水用UPVC管具有良好的耐水壓、抗沖擊、抗拉伸強度,在室溫下可受 110大氣壓1小時而不致破裂。4、衛生無毒:給水用UPVC管采用獨特的綠色環保無鉛配方體系代替傳統的復合鉛鹽配方體系,因而不會破壞水質、影響人體健康。5、質地輕、安裝施工方便:PVC管的密度為一般鑄鐵的五分之一,搬送裝卸方便。且采用專用粘貼劑粘貼或彈性密封件套接,安裝施工簡單快捷。6、給水管的適溫性能:給水用UPVC管使用溫度范圍,以室溫為佳。溫度偏低,脆性增加,不利安裝施工;溫度偏高,抗拉強度下降,耐水壓性能降低。7、水密性好:膠粘劑粘接后15分鐘,粘接強度即可達到12.5/C 以上,經多年使用亦不會有明顯下降,而彈性密封件套接處之密封圈,亦與PVC管有相當使用年限,絕無老化漏水之慮。[更多]
水處理的方式包括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人類進行水處理的方式已經有相當多年歷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種孔徑大小不同的濾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將水中的雜質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較重要者為以活性炭進行吸附,阻隔方法則是將水通過濾材,讓體積較大的雜質無法通過,進而獲得較為干凈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讓比重較小的雜質浮于水面撈出,或是比重較大的雜質沉淀于下,進而取得?;瘜W方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藥品將水中雜質轉化為對人體傷害較小的物質,或是將雜質集中,歷史最久的化學處理方法應該可以算是用明礬加入水中,水中雜質集合后,體積變大,便可用過濾法,將雜質去除。隨著人類生活不斷提高水體富營養化氨氮、磷等營養鹽問題和國家環保局對污水排放標準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許多年傳統的“一級處理”及“二級處理”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設備,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的高濁度和高濃度污水的處理要求,而且處理工藝流程長,系統龐大,而且還散發大量臭氣。運營者要想達到最新排放標準,需要從新再投入高額的資金擴建原有污水處理系統,加大占地面積使用和高額的污水處理設備及高額后期維護費用,然而,傳統的污水深度處理再生回用技術系統(如活性炭過濾、微孔過濾、滲透膜凈化等技術系統)投資高、后期維護運行費用高,太多的運營者難以承受。簡單講,“水處理”就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質的過程。是為了適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對水進行的沉降、過濾、混凝、絮凝,以及緩蝕、阻垢等水質調理的過程。由于社會生產、生活與水密切相關。因此,水處理領域涉及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應用。水處理包括: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兩種,有些地方還把污水處理再分為兩種,即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兩種。經常用到的水處理藥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鐵、堿式氯化鋁,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種濾料等。水處理的效果可以通過水質標準衡量。為達到成品水(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或可排放廢水)的水質要求而對原料水(原水)的加工過程。加工原水為生活或工業的用水時,稱為給水處理;加工廢水時,則稱廢水處理。廢水處理的目的是為廢水的排放(排入水體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見廢水處置、廢水再用)。在循環用水系統以及水的再生處理中,原水是廢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過程兼具給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的性質。水處理還包括對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和污泥的處理及最終處置(見污泥處理和處置),有時還有廢氣的處理和排放問題。水的處理方法可以概括為三種方式:①最常用的是通過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雜質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②通過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通過物理或化學反應后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③對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雜質或添加新成分的問題。水中雜質和處理方法 水中雜質包括挾帶的粗大物質、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物。粗大的物質如河中漂浮的水草、垃圾、大型水生物、廢水中的砂礫以及大塊污物等。給水工程中,粗大雜質由取水構筑物的設施去除,不列入水處理的范圍。廢水處理中,去除粗大的雜質一般屬于水的預處理部分。懸浮物和膠體包括泥沙、藻類、細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溶解物質等。溶解物有無機鹽類、有機化合物和氣體。去除水中雜質的處理方法很多,主要方法的適用范圍可以大致按雜質的粒度來劃分。由于原水所含的雜質和成品水可允許的雜質在種類和濃度上差別很大,水處理過程差別也很大。就生活用水(或城鎮公共給水)而論,取自高質量水源(井水或防護良好的給水專用水庫)的原水,只需消毒即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去除泥沙等致濁雜質,然后消毒;污染較嚴重的原水,還需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含有鐵、錳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鐵、錳。生活用水可以滿足一般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但工業用水有時需要進一步的加工,如進行軟化、除鹽等。當廢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質要求較低時,只需用篩除和沉淀等方法去除粗大雜質和懸浮物(常稱一級處理);當要求去除有機物時,一般在一級處理后采用生物處理法(常稱二級處理)和消毒;對經過生物處理后的廢水,所進行的處理過程統稱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如當廢水排入的水體需要防止富營養化所進行的去除氮、磷過程即屬于三級處理(見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法)。當廢水作為水源時,成品水水質要求以及相應的加工流程隨其用途而定。理論上,現代的水處理技術,可以從任何劣質水制取任何高質量的成品水。采用合理的水處理工藝,配合水的深度處理,處理水可達到GB5084-1992、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標準等,可以長時間循環使用,節約大量水資源。水處理(water treatment )對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質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質的過程。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有生物化學法,如活化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生物結層法(Fixed Biofilm Processes),混合生物法(Combined Biological Processes)等;物理化學法,如粒質過濾法(Granular Media Filtration),活化炭吸附法(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化學沉淀法(Chemical Precipitation),膜濾/析法(Membrane Processes)等;自然處理法,如穩定塘法(Stabilization Ponds),氧化溝法 (Aerated or Facultative Lagoons),人工濕地法(Constructed Wetlands),化學色可賽思樹脂處理法,納濾膜分離原理。納濾膜又稱為超低壓反滲透膜,日本學者大谷敏郎曾對納濾膜的分離原理進行了具體的定義:操作壓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認為是納濾膜。納濾膜分離技術已經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介于超濾和反滲透技術之間的獨立的分離技術,己經廣泛應用于海水淡化、超純水制造、食品工業、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成為水處理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納濾技術原理溶解、擴散原理:滲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著它的推動力梯度擴散傳遞,在納濾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間的化學平衡,傳遞的形式是:能量=濃度o淌度o推動力,使得一種物質通過膜的時候必須克服滲透壓力。電效應:納濾膜與電解質離子間形成靜電作用,電解質鹽離子的電荷強度不同,造成膜對離子的截留率有差異,在含有不同價態離子的多元體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應,使得膜對不同離子的選擇性不一樣,不同的離子通過膜的比例也不相同。納濾過程之所以具有離子選擇性,是由于在納濾膜上或者膜中有負的帶電基團,它們通過靜電互相作用,阻礙多價離子的滲透。納濾膜可能的荷電密度為0.5~2meq/g。納濾膜的分離原理納濾膜介于RO與UF膜之間,對NaCL的脫除率在90%以下,反滲透膜幾乎對所有的溶質都有很高的脫除率,但納濾膜只對特定的溶質具有高脫除率;納濾膜主要去除直徑為1個納米(nm)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為100~1000,在飲用水領域主要用于脫除三鹵甲烷中間體、異味、色度、農藥、合成洗滌劑,可溶性有機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發殘留物質。處理工藝污水處理一般來說包含以下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是它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鐵離子、錳離子、油脂等。二級處理是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赡芨鶕幚淼哪繕撕退|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純凈水處理工藝,視原水水質而定。如果原水是市政自來水,一般的流程是:砂濾--活性炭過濾器--軟化(可有可無)--保安過濾器--反滲透--紫外消毒--產水。如果是一般的地表水,在進入上述流程之前要殺菌并添加絮凝劑。如果是井水,在砂濾后要加除鐵錳過濾器。<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22px; letter-spacing: 2px; clear: both; font-size[更多]
1、前言目前一個完整的除鹽水制備工藝系統包括原水的預處理、反滲透裝置的預脫鹽、離子交換或EDI的二級除鹽三部分組成。其中反滲透系統對原水的預處理有它特定的要求,水源大致分為地下水、地表水、市政自來水以及城市中水等,這些水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地理條件,不同的季節氣候導致水源的特性及其所含的雜質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對的工藝也會有不同;其中對于市政自來水,由于水質純凈可不設澄清池,直接進入機械過濾器后運行,且無需進行殺菌處理;而對于其他水源,由于水中所含的懸浮物、雜質及鹽類等成分復雜,針對這些情況及反滲透系統回收率等主要工藝設計參數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預處理工藝系統,減少對反滲透膜的污堵、結垢,防止反滲透膜脫鹽率、產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針對目前水源日趨匱乏、水質日趨惡化,選擇一個正確的預處理系統,將直接影響整個水處理系統的功能。眾所周知,反滲透系統運行不好,多數情況是由于預處理系統功能不完善造成的。為了確保反滲透過程的正常進行,必須對原水進行嚴格的預處理。 2、預處理工藝簡介 目前主流的預處理工藝基本上是由混凝處理設備、機械過濾器以及超濾設備組成?;炷幚碓O備具體由沉淀池(澄清池)、擦洗濾池等組成;機械過濾器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多介質過濾器等;而超濾則作為最后一對屏障,從而保證預處理的水質滿足反滲透設備的運行。 2.1沉淀池(澄清池):這里暫以機械攪拌澄清池為例,該類澄清池是將混合室和反應室合二為一,即原水直接進入第一反應室中,在這里由于攪拌機葉輪的攪拌提升,從而使進水、藥劑和大量回流泥渣快速接觸混合,在第一反應室完成機械反應,并與回流泥渣中原有的泥渣再度碰撞吸附,形成較大的絮粒,再被葉輪提升到第二反應室中,再經折流到澄清區進行分離,清水上升由集水槽引出,泥渣在澄清區下部回流到第一反應室,由刮泥機刮集到泥渣濃縮室,通過池底排泥閥控制排出,達到原水澄清分離的效果,正常運行保障其出水濁度小于10mg/L。2.2重力式砂濾: 這里暫以重力式空氣擦洗濾池為例,該類濾池是將機械攪拌澄清池混凝處理過的澄清水,通過進水管均勻地進入濾池隔水上艙,經過過濾區砂層、水帽至多孔板底的集水室,自上而下進行重力式過濾(石英砂濾層自下而上進行反洗,反洗水源為濾池上部水箱內的清水,同時采用羅茨風機對石英砂濾層進行空氣擦洗,將砂濾層截留的懸浮物等雜質進行清洗,從而保證出水水質),濾后的清水經過聯通管進入隔水艙上部水箱貯存,待水箱充滿后,清水從上部水箱溢流槽溢出,由出水管送入化學水池作為超濾反滲透脫鹽用水,同時一部分也可以送入生活消防水池作為生活與消防用水,正常運行保障其出水濁度小于2mg/L。2.3 機械過濾器:這里暫以活性炭過濾器為例,該類過濾器能夠吸附前期預處理中無法去除的余氯以防止反滲透膜受其氧化而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同時還吸附從前面預處理泄漏過來的小分子有機物等污染性物質,對水中異味、膠體及色素、重金屬離子等有較明顯的吸附去除作用,還具有降低COD的作用。2.4 超濾設備:超濾(UF)裝置是一種過渡精度在0.01μm的物理過濾裝置,它是利用外界壓力的推動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等;控制超濾產水SDI不大于5,足以保證超濾裝置的產水純凈,符合反滲透設備對進水水質的要求。 2.5 精密保安過濾器 其主要是為了保證反滲透進水不損壞膜組件,按運行方式可分為反洗型和不反洗型;不可反洗的濾芯為一次性的,運行費用較高,但是效果較好;少部分電廠采用可反洗的保安過濾器,操作上較復雜,運行費用較低。保安過濾器成為系統中細菌滋生及有機物沉積的主要隱患。 3、運行面臨的問題及調整前面說到預處理運行的正常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反滲透設備的運行,目前大部分電廠所面臨的問題大致分為:混凝劑加藥不當、殺菌劑控制不當等問題。3.1 混凝劑加藥量的控制目前大部分電廠混凝劑用的是聚合氯化鋁,結晶聚合氯化鋁的氧化鋁濃度為95%,需要制備成低濃度的聚合氯化鋁溶液,其液體的氧化鋁濃度約為10%左右,藥劑投加均采用隔膜計量泵連續投加方式;通過往沉淀池(澄清池)投加,控制澄清池的絮凝效果,從而保證澄清池的出水水質達到標準,即小于10mg/L;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受諸多方面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加藥過量的現象,若過量的投加會致使水中殘余的鋁分子等含量增加,且其生成的膠體物質很容易在膜表面發生沉積,因此產生膠體污染,而這些膠體污染物因為帶有同種電荷而很難被處理,從而形成鋁鹽(如果用的是聚鐵,那可能會是鐵鹽),這樣會使得膜的通量會下降,造成膜的透膜壓差上升; 同樣如若投加量不足則會影響澄清池的運行,不足以保證澄清池的出水水質,從而會使得澄清池出水中的懸浮物上升。由表1可見,某廠3號澄清池總鋁濃度超高,PAC投加量嚴重過量。由表2可見,經過調整后某廠3號澄清池的總鋁濃度及PAC投加量恢復正常范圍內。 3.2 微生物的控制目前大部分電廠的取水多以地表水為主,而地表水中有機物和微生物污染較多,而這些污染物對反滲透設備的運行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必須對原水進行殺菌處理,以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滋生,減少對反滲透設備的影響。 某電廠采用的是普羅名特CDVa8A二氧化氯發生器,春夏季由于原水通量大,水溫高,水中微生物、細菌增多,需要定期的投加對機械攪拌澄清池進行殺菌滅藻處理,以控制水中微生物、細菌的滋生;秋冬季由于原水水溫低,水中微生物、細菌不易生存,故可以停止殺菌滅藻處理。同時也需要控制機械攪拌澄清池出水殘余氯在0.1~0.3mg/l,過量的投加會致使水中殘余氯含量過高,若后續還原劑投加不足,會導致反滲透膜發生氧化,從而造成反滲透膜不可逆的損害。由于活性炭起吸附作用,主要吸附水中小分子的有機物,另外活性炭對于水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40%~98%;所以在超濾前增設活性炭過濾器是很有必要的,以滿足超濾設備的進水需求。 由于水中仍然會有少量微生物及細菌的存在,而微生物和細菌會直接附著在精密保安過濾器的濾芯上面,從而影響保安過濾器的運行,故在超濾設備前還設置了殺菌劑投加系統,如若前期預處理有殺菌處理,在這里可以減少殺菌劑的投加量,控制超濾進口的余氯量在0.1~0.2mg/L; 如若少部分小型熱電廠的取水源是市政自來水,由于市政自來水本身已進行殺菌處理且水質較好,可以考慮停加殺菌劑;考慮到超濾設備的出水帶有余氯,因此必須在反滲透的入口處加還原劑(亞硫酸氫鈉)來抵消殘余氯對反滲透運行的影響。3.3 有機物污染 還原劑:即亞硫酸氫鈉,固體呈白色單斜晶體粉末,有二氧化硫氣味,濃度為99%,相對密度為1.49,極易溶于水,加熱時易分解,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還原性較強,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失去二氧化硫,在封閉陰暗干燥的環境下可以儲存較長時間; 亞硫酸氫鈉水溶液中,要避免陽光對溶液計量箱的暴曬,在陽光的作用下,會隨時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同時不同濃度的亞硫酸氫鈉溶液保存期也不相同,詳見表3。 還原劑加藥量的大小需要采用氧化還原電位(ORP)進行監測,以控制水中殘余氯的大小。但是過量的投加會導致膜表面滋生厭氧菌,形成新的有機物污染,長期運行則會給反滲透膜造成污染,從而導致產水量的下降以及運行差壓的上升,且保安過濾器的濾芯也更換頻繁; 通??刂破浼铀幜繛?~5ppm,控制反滲透入口余氯在0.05~0.1mg/l之間,反滲透入口的氧化還原電位(ORP)在200~300mV之間;還原劑過量投加目前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也是造成反滲透膜污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電廠的運行人員單純的只看ORP表計進行投加,其中不以為然,ORP表其實是一種電位表, 測量數據較滯后,易受溶液溫度、pH及化學反應可逆性等因素影響;另外氧化還原電位與氧分壓有關,也受pH的影響(即pH低時氧化還原電位高,pH高時氧化還原電位低),在實際運行中,需要注意ORP氧化還原電位、余氯、電導或pH這之間的線性關系; 另外還需要注意氧化還原電位表計所需的流量為8-10L/h,運行中由于水中存在少量的微生物,會逐漸吸附在測量電極上,長時間不清理會造成測量誤差,故連續運行30天后(預處理水質較好的話可以控制60天后)需要清理ORP表的測量電極,從而保證ORP表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更多]
折疊濾芯接口形式及尺寸:依據過濾器內部結構不一,需要選擇對應的濾芯,目前就折疊濾芯而言,就濾芯接口有226、 222 、215 、220、 平口、 翹片等種類,用戶采購濾芯耗材,需留意過濾器的內部結構,選購不當,濾芯與過濾器不匹配,無法安裝,其尺寸對應如下,以供參考:型號 內徑(mm) 外經(mm) 含O型圈 外經(mm)222 32.1 44.3 45.5226 43.9 56.5 58.7215 23.1 31.3 33.6220 24.6 33.9 35.6微孔折疊濾芯:是超細聚丙烯纖維膜及無紡布或(絲網)內外支撐層折疊而成,濾芯外殼中心桿及端蓋采用熱熔焊接技術加工成型,不含任何膠合劑,無泄露,無二次污染。采用折疊式,膜過濾面積大,納污量大,壓差低,使用壽命長,濾芯整體100%純PP材質,具有廣泛的化學相容量。濾芯接口形式選型及規格尺寸圖: [更多]
1. 膜技術 膜分離法常用的有微濾、納濾、超濾和反滲透等技術。由于膜技術在處理過程中不引入其他雜質,可以實現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因此常用于各種大分子原料的回收。 如利用超濾技術回收印染廢水的聚乙烯醇漿料等。目前膜技術工程應用推廣的主要難點是膜的造價高、壽命短、易受污染和結垢堵塞等。伴隨著膜生產技術的發展,膜技術將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2. 鐵碳微電解處理技術 鐵碳微電解法是利用Fe/C原電池反應原理對廢水進行處理的良好工藝,又稱內電解法、鐵屑過濾法等。鐵炭微電解法是電化學的氧化還原、電化學電對對絮體的電富集作用、以及電化學反應產物的凝聚、新生絮體的吸附和床層過濾等作用的綜合效應,其中主要是氧化還原和電附集及凝聚作用。 鐵屑浸沒在含大量電解質的廢水中時,形成無數個微小的原電池,在鐵屑中加入焦炭后,鐵屑與焦炭粒接觸進一步形成大原電池,使鐵屑在受到微原電池腐蝕的基礎上,又受到大原電池的腐蝕,從而加快了電化學反應的進行。 此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及操作維護方便等諸多優點,并使用廢鐵屑為原料,也不需消耗電力資源,具有“以廢治廢”的意義。目前鐵炭微電解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印染、農藥/制藥、重金屬、石油化工及油分等廢水以及垃圾滲濾液處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Fenton及類Fenton氧化法 典型的Fenton試劑是由Fe2+催化H2O2分解產生˙OH,從而引發有機物的氧化降解反應。由于Fenton法處理廢水所需時間長,使用的試劑量多,而且過量的Fe2+將增大處理后廢水中的COD并產生二次污染。 近年來,人們將紫外光、可見光等引入Fenton體系,并研究采用其他過渡金屬替代Fe2+,這些方法可顯著增強Fenton試劑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能力,減少Fenton試劑的用量,降低處理成本,統稱為類Fenton反應。Fenton法反應條件溫和,設備較為簡單,適用范圍廣;既可作為單獨處理技術應用,也可與其他方法聯用,如與混凝沉淀法、活性碳法、生物處理法等聯用,作為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方法。4. 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與還原態污染物反應時速度快,使用方便,不產生二次污染,可用于污水的消毒、除色、除臭、去除有機物和降低COD等。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法造價高、處理成本昂貴,且其氧化反應具有選擇性,對某些鹵代烴及農藥等氧化效果比較差。 為此,近年來發展了旨在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的相關組合技術,其中UV/O3、H2O2/O3、UV/H2O2/O3等組合方式不僅可提高氧化速率和效率,而且能夠氧化臭氧單獨作用時難以氧化降解的有機物。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且臭氧產生效率低、耗能大,因此增大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臭氧的利用率、研制高效低能耗的臭氧發生裝置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5. 磁分離技術 磁分離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利用廢水中雜質顆粒的磁性進行分離的水處理技術。對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顆粒,利用磁性接種技術可使它們具有磁性。磁分離技術應用于廢水處理有三種方法:直接磁分離法、間接磁分離法和微生物—磁分離法。 目前研究的磁性化技術主要包括磁性團聚技術、鐵鹽共沉技術、鐵粉法、鐵氧體法等,具有代表性的磁分離設備是圓盤磁分離器和高梯度磁過濾器。目前磁分離技術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還不能應用于實際工程實踐。6. 等離子水處理技術 低溫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包括高壓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和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是利用放電直接在水溶液中產生等離子體,或者將氣體放電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引入水中,可使水中的污染物徹底氧化、分解。 水溶液中的直接脈沖放電可以在常溫常壓下操作,整個放電過程中無需加入催化劑就可以在水溶液中產生原位的化學氧化性物種氧化降解有機物,該項技術對低濃度有機物的處理經濟且有效。此外,應用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的反應器形式可以靈活調整,操作過程簡單,相應的維護費用也較低。受放電設備,該工藝降解有機物的能量利用率較低,等離子體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還處在研發階段。7. 電化學(催化)氧化 電化學(催化)氧化技術通過陽極反應直接降解有機物,或通過陽極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OH)、臭氧等氧化劑降解有機物。 電化學(催化)氧化包括二維和三維電極體系。由于三維電極體系的微電場電解作用,目前備受推崇。三維電極是在傳統的二維電解槽的電極間裝填粒狀或其他碎屑狀工作電極材料,并使裝填的材料表面帶電,成為第三極,且在工作電極材料表面能發生電化學反應。 與二維平板電極相比,三維電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夠增加電解槽的面體比,能以較低電流密度提供較大的電流強度,粒子間距小而物質傳質速度高,時空轉換效率高,因此電流效率高、處理效果好。三維電極可用于處理生活污水,農藥、染料、制藥、含酚廢水等難降解有機廢水,金屬離子,垃圾滲濾液等。8. 輻射技術 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大型鈷源和電子加速器技術的發展,輻射技術應用中的輻射源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利用輻射技術處理廢水中污染物的研究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與傳統的化學氧化相比,利用輻射技術處理污染物,不需加入或只需少量加入化學試劑,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具有降解效率高、反應速度快、污染物降解徹底等優點。而且,當電離輻射與氧氣、臭氧等催化氧化手段聯合使用時,會產生“協同效應”。因此,輻射技術處理污染物是一種清潔的、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列為21世紀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9. 光化學催化氧化 光化學催化氧化技術是在光化學氧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光化學法相比,有更強的氧化能力,可使有機污染物更徹底地降解。光化學催化氧化是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的光化學降解,氧化劑在光的輻射下產生氧化能力較強的自由基。 催化劑有TiO2、ZnO、WO3、CdS、ZnS、SnO2和Fe3O4等。分為均相和非均相兩種類型,均相光催化降解是以Fe2+或Fe3+及H2O2為介質,通過光助-Fenton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使污染物得到降解;非均相催化降解是在污染體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如TiO2、ZnO等,同時結合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產生OH等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基。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在氧化降解水中有機污染物,特別是難降解有機污染物時有明顯的優勢。10. 超臨界水氧化(scwo)技術 SCWO是以超臨界水為介質,均相氧化分解有機物??梢栽诙虝r間內將有機污染物分解為CO2、H2O等無機小分子,而硫、磷和氮原子分別轉化成硫酸鹽、磷酸鹽、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離子或氮氣。 SCWO反應速率快、停留時間短;氧化效率高,大部分有機物處理率可達99%以上;反應器結構簡單,設備體積小;處理范圍廣,不僅可以用于各種有毒物質、廢水、廢物的處理,還可以用于分解有機化合物;不需外界供熱,處理成本低;選擇性好,通過調節溫度與壓力,可以改變水的密度、粘度、擴散系數等物化特性,從而改變其對有機物的溶解性能,達到選擇性地控制反應產物的目的。 超臨界氧化法在美國、德國、瑞典、日本等歐美國家已經有了工藝應用,但中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更多]
1在反滲透水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若系統設計不合理或運行控制不當,必然會出現膜污染的情況。在膜污染的幾種類型中(沉淀污染、微生物污染、膠體污染等),微生物污染在反滲透水處理中所造成的運行問題是嚴重的一種。微生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它們具有對營養水動力或其他條件變化作出迅速生化和基因調節的能力。因此,生物污染比非活性的膠體污染或礦物質結垢危害性更大。目前,國內在反滲透水處理系統運行中,膜的微生物污染問題日漸突出。1.產生原因01微生物污染的主要來源是RO進水由于地表水、淺層地下水及中水中都存在著微生物,預處理系統未進行正常有效殺菌工作,微生物就會進入RO組件,而RO組件內部潮濕陰暗可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理想環境,這些微生物將以反滲透膜為載體,借助反滲透濃水段的營養鹽而繁殖生長,在溫較熱的條件下,微生物的生長更是迅速,幾天之內便可在反滲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層,導致反滲透系統進出水間壓差迅速增大,產水量與脫鹽率快速下降,同時污染產品水。02預處理藥劑是微生物污染源預處理藥劑也是微生物污染源,如輔助除去懸浮物體的絮凝劑(PAM)過量,會給微生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03RO系統設備為微生物滋生的主要場所在RO 系統中,主要存在的是好氧性細菌,一般未見真菌和霉菌,原水罐、水箱等是滋生細菌的主要場所;其次RO處理器內部也有細菌的生長(由于膜的有機材料給細菌的生長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另外加藥罐(阻垢劑等)長期未清理也容易滋生微生物。22.造成危害01產水量下降、壓差增大大量微生物在膜、組件內的大量繁殖和代謝,產生大量的膠體物質,致使膜被堵塞,會增大給水壓降,造成產水量下降。02保安過濾器濾芯污堵更換頻繁微生物新陳代謝形成的生物黏膜有較強的黏性,幾乎不受水流剪切力影響,一旦形成,很難通過反洗、正洗等常規手段集中去除,長期積累形成生物黏泥。保安過濾器過濾精度較高,對微生物滋長造成的通量變化敏感,宏觀表現就是濾芯壓差短期內快速上升,到0.1MPA需更換濾芯,春、夏季隨著水溫的持續上升,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濾芯堵塞現象表現得更加明顯。03產水微生物超標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H為10A左右),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高達97-98%),但大量微生物繁殖破壞膜的性能,導致產水微生物超標。04膜壽命縮短醋酸纖維素膜裝置是目前超純水制造系統中常用且經濟的反滲透裝置。但其的缺點之一就是抗微生物的侵蝕能力較差。大量微生物繁殖要吞食反滲透膜、脫鹽層被侵蝕而使脫鹽率下降,并造成膜壽命縮短,使膜結構的完整性遭到破壞,甚至造成重大系統故障。33.處理措施01預處理系統殺菌處理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通常是采取有效的殺菌處理措施,有氯氣及NaClO、ClO2、KMnO4、H2O2、O3、紫外線照射等常規方法,控制重點是選取合適的殺菌劑,足夠長的接觸時間,預處理階段采用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控制微生物,處于抑菌狀態。02預處理藥劑量控制預處理階段為控制絮凝效果,多采用PAC/PAM;PAFC/PAM進行絮凝沉淀處理,要嚴格控制PAM用量,以防過量造成微生物滋生。03運行設備殺菌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期對加藥罐及水箱進行殺菌處理,減少細菌滋生。[更多]